1.
7月15日,来自北京的百得利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,每股发行价为4.4港元,募资总额为6.60亿港元。
百得利控股主要提供汽车相关产品及服务,在包括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四川、浙江、广东6个省市经营12家4S经销店,品牌包括保时捷、奥迪、梅赛德斯-奔驰、宾利、沃尔沃、捷豹-路虎等。
招股书显示,百得利控股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营收分别为84.09亿元、81.79亿元、85.33亿元;毛利分别为8.25亿元、7.82亿元、8.63亿元。
百得利控股执行董事为周小波、孙靖、魏红晶、邹国强;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登清、黄家杰、邱家赐。
其中,周小波为百得利控股创始人。IPO前,周小波家族持有百得利控股100%股权,IPO后,仍持有72.3%股权。
值得一提的是,百得利控股在业务上非常依赖保时捷。2018年、2019年及2020年,销售保时捷产生的收益占总收益约53.9%、56.2%及53.5%,而销售保时捷产生的毛利占总毛利约65.1%、58.9%及58.6%。
因此有人戏称,百得利是靠卖保时捷上市的。
可如果了解到周小波的家族背景,或许不会对“靠卖保时捷上市”感到意外。
2.
周小波执着于汽车,“痴迷”德系豪华品牌,似乎与他的家族背景颇有关联。
周小波是德籍华裔,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不伦瑞克接受教育,并于1987年在sidonienstrabe学校完成十级教育。
1987年至1992年,周小波在德国的家族企业工作,包括担任Chou Dynasty GmbH的总经理,该公司主要从事中德两国之间的贸易、投资及餐饮业务。
在港台及许多海外华人社区,Chou即为“周”。Chou Dynasty GmbH,可以翻译为“周氏王朝有限公司”。因此,Chou Dynasty GmbH应为周小波家族在德国的家族企业。
他后来移居至斯图加特,1996年回国创业后定居北京。
“在那种环境中成长,对汽车的热爱是自然而然的。我与德国孩子一样,八九岁开始玩卡丁车,很多F1的赛手都是从卡丁车玩起的,从小就对速度,以及竞技带来的激情感兴趣。”
周小波曾说,德国五六岁的小男孩到朋友家,如果你告诉他家里摆设的车模是保时捷911,他会仔细端详大灯,然后告诉你这是哪年款的911。
成长于这种车文化土壤,周小波最终成为汽车经销商圈内罕见的汽车发烧友,与那些利润导向的投资人不同,后者把热钱投入到能够迅速赚钱的汽车流通领域,主要是出于资本的逻辑。
3.
周小波1998年成立北京百得利集团,1999年投资了第一家奥迪4S店,启动资金300多万元,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收回成本继而实现盈利。
2001年,他投资了第一家保时捷中心,当时2000万元左右的投入,一年内即收回成本。
当时有专业媒体分析称,周小波进入经销商行业之前,有着深厚的汽车文化积淀,这使得他在日后的战略布局和管理方式上表现得颇有定力。
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周小波从未涉足股票和房地产领域。纯粹钻营汽车事业本身,正是他传递给员工的明确想法。
这种纯粹,在当时的国内汽车经销商圈并不多见,所谓“多条腿走路”的模式,受到不少投资人的青睐。
周小波不仅在汽车事业上非常纯粹,而且“痴情”德系品牌,这已为业界所熟知。前面提到,百得利控股在业务上就非常依赖保时捷。
他自己也说,他对德国文化非常熟悉,本人也是德籍华裔,自然而然对德国的品牌和德国的文化更熟悉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豪华品牌目前在全球很多国家的偏向还是德系品牌。
在服务方面,他也坚持不做流行的东西。比如多年前国内曾流行各种会所,很多4S店也设置了雪茄、红酒俱乐部,但他觉得4S店应该提供一些跟汽车本身相关的服务,始终不赞成在汽车经销店搞品酒,况且“酒”跟“驾”本身也存在矛盾。
这种思路,倒是颇有典型德国人的那种耿直和执拗。
4.
当然,周小波不仅有着不少德国人的特质,他在身份上,也是地地道道的德国人。
此次上市,他的身份问题,也受到了一些舆论的关注。
招股书显示,由于周小波的国籍为德国,作为外国投资者受到有关限制,其与亲戚、朋友订立安排担任相关的注册股东,代表着周小波持有相应公司的股权。
IPO前,周小波所代表的周氏家族信托通过巴哈马Red Dynasty持有百得利控股100%的股份,为该公司的全资股东。IPO完成后,周小波仍是百得利控股的实际控制人。
当然,通过各种制度安排,实控人周小波为德国籍华人的问题,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难解决。对于百得利控股来说,未来还是做好业务更为重要。
| 免责声明 |
《华人家族财富》所刊发的文章及观点,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阅读者请根据独立判断做出投资决策,《华人家族财富》不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。
- The End -
撰文 夏言